南傳法句經
了參比丘譯
譯後記
「法句」(Dharmapada)是集錄關於佛教道德的格言,屬於巴利(Pali)三藏的經藏,是小部(Khuddaka-Nikaya)十五卷中的第二卷。這個小經在南方的上座部(Theravada)佛教國中,有其最崇高的地位;東西各國的文字亦有甚多譯本。現在我能先把它譯成中文和師友們見面,自己也覺得是在困苦中所得到的一點愉快。
一九四六年夏天,依據中錫交換學僧的五年條約,太虛大師選派光宗和我來錫蘭研究巴利佛學。當時住在布教師學院(Dharmaduta Vidyalaya)(該院僅二年即停辦),因語言不通,先事學習英文。伙食由錫蘭摩訶菩提會(Maha Bodhi Society)供給,但學費和教師方面仍須自己設法補救。所以有三年時間,曾於每日下午去教華僑的子弟們讀中文,藉以收入一部分酬金維持學費。後來聽懂了英語,學習巴利,又因教師大成問題,對於所學不能有如理想的進步。一九五0年法舫法師來錫後,我的生活稍得安定。但因巴利教師問題,於一九五一年五月間,自哥倫坡(Colombo)遷到古羅難格拉(Kurunegala)的摩利耶智護學院(Maliyadewa Vidyarakshaka Pirivens)去攻讀巴利。不料十月三日舫法師突然入滅,我的內心又未免受了很大的打擊。後來深蒙各方師友們的慈愛及護法們的保護,予以安慰支持,使我又得安心研究。這些困難環境及其變化,都是來錫之前未曾想到的。一九五二年初,身心既得安定,我便決心先譯「法句」。約三個月,在摩利耶智護學院內譯出二十四品;後因金剛智博士(Ven. Dr.P.Vajirarana Maha Thera)恢復了布教師研究院(Dharmaduta Ashrama Vidyalaya),所以三月杪我又遷回哥倫坡,住在該院研究,並繼續譯出後二品。
在翻譯期間,對於巴利原文方面,曾蒙Ven.Pandit H.Upatissa Thera與Ven.Pandit P.Pannananda Thera二位法師的很大幫助。譯完此經後,深蒙印順導師慈悲為之潤文及詳細的指示匡正,並承作序詳述中國法句的譯史,心中實覺無限的榮幸和感謝。校印之事,全仗續明法師費心。封面蒙竺摩法師題字增光。又承妙欽法師在菲律賓勸助印資。一一敬致謝意。
同時對於各方師友、護法及摩訶菩提會的關心援助,使我能在錫蘭安心繼續研究與翻譯,此功此德,都是他們的,自己只有十分的慚愧和誠意的感激而已!
一九五三年一月二十六日了參記於錫蘭布教師研究院
印順導師序
「法句」(Dharmapada),是從佛說中錄出的偈頌集。智度論(三三)說:這是『佛弟子抄集要偈』;十二分教中,屬於優陀那(Udana)。(參俱舍論一)宋譯的法句,題作「法集要頌」,即是法優陀那的義譯。
一切有部的傳說:『佛去世後,大德法救(Dharmatrata)展轉隨聞,隨順纂集,制立品名:謂集無常頌立為無常品,乃至梵志頌立為梵志品』(婆沙論一);即指法句而說。然依吳支謙(西元二三0頃作)的法句偈序說:『五部沙門,各自鈔釆經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義,條別為品。……故曰法句』。法救為西元前一世紀人,他應該是改編者。從五部沙門的各集法句而說,大抵先有名為法句的偈頌集,等到部派分流,各部又各有增編、改編。但既然都是從佛經中集出,也就不致因再編而損減了價值。
法句,或譯法迹。法,是佛弟子所行與所證的。迹,是形迹,足迹。依足迹去尋求,可以得知所到的地方。引申此義,聚集多「名」,能因此而圓滿的詮表意義,即名為句(此如中國所說的「筌蹄」)。釋尊的教說,不外乎「法說、義說」。略集詮法詮義的要偈,即名為「法句」、「義句」。與法句相對的「句義」,見於法藏部的四分律--三九、五四。這與我國舊譯的「義足經」(Arthapada)相合。在其他的學派中,稱為「義品」(Arthavarga)。釋尊的時代,億耳(Sona Kotikarna)於佛前誦義品;古典的雜阿含經,說到『誦說法句』,這類法義的要集,釋尊住世的時代,已經存在,實是最古的成文佛典。支謙序說:『其在天竺,始進業者,不學法句,謂之越敍。此乃始進者之鴻漸,深入者之奧藏』!意義深長而切要,偈頌又便於讀誦。一直到現在,錫蘭等處,還是以法句為初學者入門的書。其實,這不但是「始進者之鴻漸」,還是「深入者之奧藏」呢!
支謙的法句偈序說:『法句經別有數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在支謙以前,中國已有法句初譯的七百偈本。如說:『近世葛氏,傳七百偈』。但在我國的譯經史上,已無可考見,維衹難(Vighna)於黃武三年(西元二二四)到武昌來,支謙從他受法句偈,是第二譯的五百偈本。但『譯所不解,則缺不傳,故有脫失』。後來,支謙又從竺將(或作律,或作持)炎,重新校定。竺將炎所傳的,又多了十三品,成為三十九品,七百五十二偈;即是現存的吳譯法句經本。這應該與葛氏的七百偈本相近吧!這已是第三譯了。考究起來,維祗難的五百偈本,實與錫蘭(銅鍱部)所傳的法句,大致相當。如現存吳本的三十九品:
無常品一--言語品八……錫蘭本缺
雙要品九--愛欲品三二
利養品三三………………………錫蘭本缺
沙門品三四--梵志品三五
泥洹品三六--吉祥品三九……錫蘭本缺
錫蘭傳本,恰好缺十三品(十三品共二五七偈)。維衹難所傳的二十六品,為四百九十五偈,雖與錫蘭本不能盡合(次第是十九相合的),大體可說一致。至少,這是大陸分別說系(銅鍱部也屬分別說系),如化地或法藏部等所傳,與銅鍱部相近。到西晋惠帝末年(西元三0五頃),法炬與法立,譯法句譬喻經四卷。這是法句的解說--敍事由與釋頌義。品目與竺將炎本一致,但僅是一分而已(法句偈多依舊譯)。姚秦皇初五年到六年(西元三九八--三九九),僧伽跋澄(Samghabhata)與佛念,譯出曜(出曜即譬喻的意譯)經三十卷。所解說的法句偈,『集比一千章,立為三十三品』(經序)。從無常品第一,到梵志品三十三;這是一切有部所傳的法救集本。宋太宗時(西元九九0頃),天息災譯法集要頌四卷,與三十三品,近一千章的數目相合;引用秦譯的原頌極多。約法句偈說,這是第四譯、第五譯了。支謙傳說的九百偈本,大抵即指這有部所集本而說。銅鍱部所傳的巴利語本,法舫法師在錫蘭時,曾有一譯稿。可惜不曾精勘整理,他就去世了!最近,由了參法師譯為華文,參考舫師的舊稿,只引用了數頌,其他都從新譯出。這在我國法句偈的譯史中,是第六譯。
記得,三十五年暮春,我與了師在重慶分別,他去錫蘭修學而我回浙江。竟是六個年頭了!今已開始迻譯,這真是值得慶慰的!巴利語的聖典,希望能不斷的譯出來!錫蘭來信,要我寫一篇序。我不會巴利文典,從何談起!所以略述法句偈的譯史以代序。
我覺得:一切佛法,同源於譯尊的身教語教。在後後的流傳中,或重於句義的集理,或重於微言的發揮;或寧闕無濫的偏於保守,或適應無方而富於進取;或局而不通,或濫而不純:這才因時因地而成為眾多的學派。現存的一切佛教,一切聖典,都染有部派的色彩。現代的佛教者,應該兼收並蓄。從比較的研考中,了解他的共通性與差別性。從發展演變的過程中,理解教義的進展,停滯或低落。這才能更完整更精確的體解佛意,才更能適應這無常流變的世間。如執一為是,或自稱為原始,或自譽為究竟,自是非他,這於世界佛教的前途,將是一重可怕的陰影!
一切佛法,同源異流,任何學派、文典,都難以絕對的推為一如佛說,而應從比較中去理解。這可舉法句偈為例來說明。新譯為第一偈:『如輪隨獸足』;舊譯作『車轢於轍』。Pada,可譯為足,所以新譯解說為:如車輪隨於拖車的獸足。但也可譯為迹:「轍」即車迹,所以舊譯都解說為:如車輪的壓於車迹而過。由於釋義不同,傳說的事由也就不同。這是源於同一語文而釋義不同的例子。
新譯第五頌的『從非怨止怨』;舊譯法句,以及中阿含長壽王經,各部廣律,都是:「以怨止怨,決不可能」的意思。「從非怨止怨」,「非以怨止怨」,這是本於同語句,而傳誦不同的一例。
新譯的五八、五九頌,上頌為喻說:如糞穢聚中,能出生清香而可愛的蓮華,舊譯也都是一樣的。下頌是合法:依舊譯,於生死穢惡眾生中。有佛弟子--慧者,從中出離而得道。出曜經作於下賤人中,能出生解脫的聖者。據新譯,在盲暝的凡夫中,佛弟子以智慧光照。這對於從糞穢出生蓮華的比喻,似乎不相合。這在菩薩行者,此喻即解說為:蓮華不生於高地,必須生於淤泥卑溼處。惟有不離生死的穢惡世間,才能修行成佛,以慧光覺照眾生。這是同聞異解,因機而差別的一例。
新譯四四頌:『誰征服地界,閻魔界天界』?舊譯作:『孰能擇地,捨鑑(應作監、即監獄)取天』?征服,舊譯為擇,即抉擇;錫蘭的解說為「如實了解」,這是一樣的,罽賓所傳,地為愛欲,錫蘭傳者,以地為自己,以閻魔界為四惡趣,以天界為人及六欲天,意義都不明顯,妥貼。原來阿含經中,佛不一定說五趣六趣,每以現生人間為本,使人了解何善何惡,不致下墮於地獄,而能上生於天趣。所以,征服地界,即人類如實了解,而能自主的(不為他轉,即征服意)離地獄而生天。地,是大地人類;監--閻魔界是地獄,天即三界諸天。這如下頌所說,惟有(人間的)「有學」(依有部說,頂位或忍位)才能決定的,於來生不墮地獄而生天趣。這豈非文從義順!學派的解說,可能為一是一非的,也有可以兩存的,也有應該再為確訓的:這又是一例。
略讀新譯的法句偈,使我向來所有--一切學派,一切聖典,同樣尊仰而決不偏從,自由擇取的信念,更加深了。世界三大文系的聖典,在彼此交流以後,佛法必將發揚出更精確,更豐富,更偉大的光芒!
民國四十一年六月印順序於香港。
凡例
一. 本書句句都是佛陀給與我人的格言。是南國僧伽考試比丘資格的寶典。是佛教的精髓。所以先把它譯出以供有心於佛教者的研究。
二. 本譯本所根據的巴利原文:一,以倫敦巴利聖典出版協會(Pali Text Society )的羅馬字體本為主;二,以錫蘭字體版本為參考。
三. 翻譯本書時,以錫蘭出版的Narada的法句英譯本及美國哈佛大學出版的C.R.Lanman教授的法句譬喻英譯本,並日本出版的福島直四郎的法句經日譯本為對照。
四. 本書的註釋,大部是根據巴利文註解與錫蘭文註解及參考英譯本註釋。
五. 為便於學者可與巴利文對讀之故,本書仍以直譯為主。
六. 為力求符合原文之意,本書的頌文翻譯完全不拘限於字數及句數。所以五言,六言,七言的句子和一頌四句,六句,八句的都有。
七. 頌文中圓括弧( )內的字,都是譯者根據註解及文意加入的。
八. 為便於讀者的檢查起見,每頌之首,都冠以一二等中文數字而記全書的總頌數。
九. 圓圈內的(1)(2)(3)等號碼,是每品註釋的符號。
十. 為幫助讀者的了解,本書都加以新式標點。
一 雙品(1) YAMAKA-VAGGO
1 諸法(2)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3)。1. Mind precedes all mental states. Mind is their chief; they are all mind-wrought. If with an impure mind a person speaks or acts suffering follows him like the wheel that follows the foot of the ox.
2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清淨意,或語或行業,是則樂隨彼,如影不離形。
2. Mind precedes all mental states. Mind is their chief; they are all mind-wrought. If with a pure mind a person speaks or acts happiness follows him like his never-departing shadow.
3 『彼駡我打我,敗我劫奪我』,若人懷此念,怨恨不能息。
3. "He abused me, he struck me, he overpowered me, he robbed me." Those who harbor such thoughts do not still their hatred.
4 『彼駡我打我,敗我劫奪我』,若人捨此念,怨恨自平息。
4. "He abused me, he struck me, he overpowered me, he robbed me." Those who do not harbor such thoughts still their hatred.
5 於此世界中,從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聖常)法(4)。
5. Hatred is never appeased by hatred in this world. By non-hatred alone is hatred appeased. This is a law eternal.
6 彼人(5)不了悟:『我等將毁滅』(6)。若彼等如此,則諍論自息。
6. There are those who do not realize that one day we all must die. But those who do realize this settle their quarrels.
7 唯求住淨樂(7),不攝護諸根,飲食不知量,懈惰不精進,彼實為魔(8)服,如風吹弱樹。
7. Just as a storm throws down a weak tree, so does Mara overpower the man who lives for the pursuit of pleasures, who is uncontrolled in his senses, immoderate in eating, indolent, and dissipated. 1
8 願求非樂(9)住,善攝護諸根,飲食知節量,具信又精進,魔不能勝彼,如風吹石山。
8. Just as a storm cannot prevail against a rocky mountain, so Mara can never overpower the man who lives meditating on the impurities, who is controlled in his senses, moderate in eating, and filled with faith and earnest effort.
9 若人穿袈裟,不離諸垢穢(10),無誠實克己,不應著袈裟。
9. Whoever being depraved, devoid of self-control and truthfulness, should don the monk's yellow robe, he surely is not worthy of the robe.
10 若人離諸垢,能善持戒律,克己與誠實,彼應著袈裟。
10. But whoever is purged of depravity, well-established in virtues and filled with self-control and truthfulness, he indeed is worthy of the yellow robe.
11 非真(11)思真實,真實(12)見非真,邪思惟境界,彼不達真實。
11. Those who mistake the unessential to be essential and the essential to be unessential, dwelling in wrong thoughts, never arrive at the essential.
12 真實思真實,非真知非真,正思惟境界,彼能達真實。
12. Those who know the essential to be essential and the unessential to be unessential, dwelling in right thoughts, do arrive at the essential.
13 如蓋屋不密,必為雨漏浸,如是不修心,貪欲必漏入。
13. Just as rain breaks through an ill-thatched house, so passion penetrates an undeveloped mind.
14 如善密蓋屋,不為雨漏浸,如是善修心,貪欲不漏入。
14. Just as rain does not break through a well-thatched house, so passion never penetrates a well-developed mind.
15 現世此處悲,死後他處悲,作諸惡業者,兩處俱憂悲,見自惡業已,他悲他苦惱。
15. The evil-doer grieves here and hereafter; he grieves in both the worlds. He laments and is afflicted, recollecting his own impure deeds.
16 現世此處樂,死後他處樂,作諸善業者,兩處俱受樂,見自善業已,他樂他極樂。
16. The doer of good rejoices here and hereafter; he rejoices in both the worlds. He rejoices and exults, recollecting his own pure deeds.
17 現世此處苦,死後他處苦,作諸惡業者,兩處俱受苦,(現)悲『我作惡』,墮惡趣更苦(13)。
17. The evil-doer suffers here and hereafter; he suffers in both the worlds. The thought, "Evil have I done," torments him, and he suffers even more when gone to realms of woe.
18 現世此處喜,死後他處喜,修諸福業者,兩處俱歡喜,(現)喜『我修福』,生善趣更喜,
18. The doer of good delights here and hereafter; he delights in both the worlds. The thought, "Good have I done," delights him, and he delights even more when gone to realms of bliss.
19 雖多誦經集(14),放逸而不行,如牧數他牛(15)自無沙門分。
19. Much though he recites the sacred texts, but acts not accordingly, that heedless man is like a cowherd who only counts the cows of others — he does not partake of the blessings of the holy life.
20 雖誦經典少,能依教實行,具足正知識,除滅貪瞋癡,善淨解脫心,棄捨於世欲,此界或他,彼得沙門分。
20. Little though he recites the sacred texts, but puts the Teaching into practice, forsaking lust, hatred, and delusion, with true wisdom and emancipated mind, clinging to nothing of this or any other world — he indeed partakes of the blessings of a holy life.
雙品第一竟 Yamakavaggo Pathamo
註(1) 舊譯雙要品。
(2) 「法」即「達摩」(Dhamma)。這裏為不善法。第二頌為善法。
(3) 原文Cakkam Va Vahato Padam 應譯為「如車輪隨於拖車之獸足」。
(4) 原文Sanantano 為古代之意。古法(Sanantano Dhammo 或Poranako Dhammo)即指一切諸佛與諸佛弟子所共同遵守的永久不易之法。
(5) 「彼人」指諍論的人。因此經乃世尊在衹陀林中針對俱生皮(Kosambi)的諍論比丘而說。
(6) 原文Mayam Ettha Yamamase 直譯應作「我等將滅亡於此(諍論)中」。即為此諍論所困而走上毁滅之途。
(7) 見色身以為淨而好樂之。
(8) 「魔羅」(Mara),這裏指情欲。
(9) 「非樂」(Asubha)指不淨觀,如觀三十二不淨身等。
(10) 貪欲等。
(11) 如四種資具及十種邪見等。
(12) 如戒定慧及正見等。
(13) 由於他作了種種惡業而引起的現世悲哀稱為「悲我作惡」;然而這種悲哀尚屬有限,將來墮在惡趣中受報的時候,其苦無窮。
(14) 巴利Sahita 或Samhita 有集合、合理、感化等多義,這裏是佛陀所說三藏的名稱。
(15) 替別人放牛的人,早上把牛放出,晚上數過了牛的數目交還牛主,換取一天的工資而已。如果他希望去吃從牛所出的乳、酪、牛酥、熟酥、醍醐等五味則不可得。
二 不放逸品 APPAMA-DAVAGGO
21 無逸不死(1)道,放逸趣死路。無逸者不死,放逸者如尸(2)。
22 智者深知此(3),所行不放逸。不放逸得樂,喜悅於聖境(4)。
23 智者常堅忍,勇猛修禪定,解脫(5)得安隱,證無上涅槃。
24 奮勉常正念,淨行能克己,如法而生活,無逸善名增。
25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智者自作洲(6),不為洪水(7)沒。
26 暗鈍愚癡人,躭溺於放逸,智者不放逸,如富人護寶。
27 莫躭溺放逸。莫嗜愛欲樂。警覺修定者,始得大安樂。
28 智者以無逸,除逸則無憂,聖賢登慧閣,觀愚者多憂,如登於高山,俯視地上物。
29 放逸中無逸,如眾睡獨醒。智者如駿馳,駑駘所不及。
30 摩伽(8)以無逸,得為諸天主。無逸人所讚,放逸為人訶。
31 樂不放逸比丘,或者懼見放逸,猶如猛火炎炎,燒去大結、小結(9)。
32 樂不放逸比丘,或者懼見放逸,彼已隣近涅槃,必定不易墮落。
不放逸品第二竟 Appamadavaggo Dutiyo
註(1) 不死(Amata),又作甘露涅槃(Nibbana)。
(2) 因不放逸的人證得涅槃境界,便不會再有生死輪迴的繼續。放逸的如死屍一樣,不知向好的方面去努力。
(3) 此頌接續前頌而來。「此」即不要放逸而住於不放逸。
(4) 佛,辟支佛及阿羅漢的境界。
(5) 證得涅槃必須解除四種軛--,欲軛,有軛(Bhavayogo),見軛(Ditthiyogo),無明軛(Avijjayogo)。
(6) 猶如較高的陸地,可以作避免水災的安全處。智者自己證得阿羅漢果,即不為煩惱所擾。
(7) 是貪瞋癡等煩惱。
(8) 「摩伽」(Maghava)是帝釋(Sakka)的別名。他未成帝釋之前在人間的名字叫摩伽。因他勤於掃地,以此功德,得為諸天之王。
(9) 「結」(Samyojana或Sannojana)在佛教的特殊意義是指煩惱(Kilesa)。
三 心品 CITTAVAGGO
33 輕動變易心,難護難制服。智者調直之,如匠搦箭直。
34 如魚離水棲,投於陸地上,以此戰慄心,擺脫魔境界。
35 此心隨欲轉,輕躁難捉摸。善哉心調伏,心調得安樂。
36 此心隨欲轉,微妙極難見。智者防護心,心護得安樂。
37 遠行與獨行,無形隱深窟(1)。誰能調伏心,解脫魔羅縳。
38 心若不安定,又不了正法,信心不堅者,智慧不成就。
39 若得無漏(2)心,亦無諸惑亂,超越善與惡(3),覺者無恐怖。
40 知身如陶器(4),住心似城廓,慧劍擊魔羅,守勝(5)莫染著(6)。
41 此身實不久,當睡於地下,被棄(7)無意識,無用如木屑(8)。
42 仇敵害仇敵,怨家對怨家(9),若心向邪行(10),惡業最為大。
43 (善)非父母作,亦非他眷屬,若心向正行(11),善業最為大。
心品第三竟 Cittavaggo Tatiyo
註(1) 這兩句都是形容心的。
(2) 不漏落於貪欲。
(3) 證得阿羅漢果以後,便不作新業,無論善業惡業都是超越了的。
(4) 易碎的。
(5) 「勝」利的果實是指進步的禪觀境界。
(6) 不要染著於某種禪定境界,必須更求精進,努力向上。
(7) 將被丟在一邊。
(8) 在南方佛教國中,佛弟子將死時,例請僧作最後供養。僧人即為誦此偈三遍。
(9) 惡害。
(10) 使他的心趨向於十種惡(Akusala)--殺生(Panatipato)。偷盜(Adinnadanam),邪淫(Kamesu micchacaro),妄語(Musavado),兩舌(Pisuna vaca),粗惡語(Pharusa vaca),綺語(Samphappalapo),慳貪(Abhijjiha),瞋恚(Vyapado),邪見(Micchaditthi)。
(11) 使他的心趨向於十種善(Kusala)--布施(Danam),持戒(Silam),修禪定(Bhavana),尊敬(Apacayanam),作事(Veyyavaccam),回向功德(Pattidanam),隨喜功德(Pattanumodana),聽法(Dhammasavanam),說法(Dhammadesana),正直見(Ditthujjukammam)。
四 華品 PUPPHAVAGGO (1)
44 誰征服地界(2),閻魔界(3)天界(4),誰善說法句(5),如巧匠(6)採花?
45 有學(7)克地界,閻魔界天界。有學說法句,如巧匠採花(8)。
46 知此身如泡,覺悟是幻法(9),折魔羅花箭(10),越死王所見。
47 採集諸花(11)已,其人心愛著,死神捉將去,如瀑流睡村(12)。
48 採集諸花已,其人心愛著,貪欲無厭足,實為死魔伏。
49 牟尼(13)入村落,譬如蜂採華,不壞色與香,但取其蜜去。
50 不觀他人過,不觀作不作(14),但觀自身行,作也與未作。
51 猶如鮮妙花,色美而無香,如是說善語,彼不行無果。
52 猶如鮮妙花,色美而芳香,如是說善語,彼實行有果。
53 如從諸花聚,得造眾花鬘,如是生為人,當作諸善事。
54 花香不逆風,旃檀多伽羅,未利(15)香亦爾。德香逆風薰,彼正人之香,遍聞於諸方。
55 旃檀多伽羅,拔悉基(16)青蓮,如是諸香中,戒香為最上。
56 栴檀多伽羅,此等香甚微。持戒者最上,香薰諸天間。
57 成就諸戒行,住於不放逸,正智解脫者,魔不知所趣。
58 猶如糞穢聚,棄著於大道,蓮華生其中,香潔而悅意。
59 如是糞穢等,盲眛凡夫中,正覺者弟子,以智慧光照(17)。
華品第四竟 Pupphavaggo Catuttho
註(1) 吳譯華香品。
(2) 「征服」(Vijessati)據巴利原註為「如實了解」。緬甸本作
Vicessati,則應譯為「擇覓」或「探究」。「地界」(Pathavi)
為自己或自身(Attabhava)。錫蘭Narads所譯的Dhammapada
第八頁英文原註(3):「This is one who will understand this self
asit really is」即如實了解自己之意。
(3) 「閻魔界」(Yamaloka),原註包括地獄、餓鬼、畜生及阿修
羅(Asura)四界(Catubbhidham apayalokan ca)。Narada的
英文原註(4):「The fourwoeful states vszihell(地獄)
Animalkingdom(畜生)Petarealm(餓鬼)and the Asurarealm
(阿修羅)」。
(4) 「天界」(Sadevakam),原註包括欲界六天及人界(Imam
sadevakan it manussalokan ca),Narada的英文原註(5):「Namely the world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six celestial realms」。
印順法師對這兩句有不同的解說。見序。
(5) 「法句」(Dhammapada),即法迹,乃向法入法的軌轍,如三十七道品(Bodhipakkhikadhamma)等。
(6) 「巧匠」乃鬘師,即貫華為鬘者。善說法句,次第不亂,如貫華者,故以為喻。
(7) 「有學」(Sekha)即初果須陀洹(Sotapattiphala),二果斯陀含(Sakadagamiphala),三果阿那含(Anagami phala)及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的賢人。因他們都依然有戒定慧可學故。直至證得四果阿羅漢(Arahatta phala)才稱為無學(Asekha)。
(8) 前頌是問,此頌是答。
(9) 喻此身不能久住。
(10) 欲境的誘惑。
(11) 欲樂。
(12) 深夜裏熟睡於村落中的人,被瀑流沖去而不知。
(13) 「牟尼」(Muni)有寂默者、仁者、智者、聖者等意。這裏是指乞食的沙門。
(14) 此句原文Na paresam katakatam直譯為「不觀他人作不作」。
(15) 「栴檀那」(Candana),「多伽羅」(Tagara)是二種香木之名。「末利迦」(Mallika)是一種小小的香花,其樹叢生如籐。
(16) 「跋悉基」(Vassiki)意為「雨季花」。
(17) 這二頌是連貫的,前頌是譬喻,後頌是合法。
五 愚品 BALAVAGGO
60 不眠者夜長,倦者由旬(1)長,不明達正法--愚者輪迴(2)長。
61 不得勝我者為友,與我相等者亦無,寧可堅決獨行居,不與愚人作伴侶。
62 『此我子我財』愚人常為憂。我且無有我,何有子與財?
63 愚者(自)知愚,彼即是智人。愚人(自)謂智,實稱(真)愚夫。
64 愚者雖終身,親近於智人,彼不了達摩,如匙嘗湯味。
65 慧者須臾頃,親近於智人,能速解達摩,如舌嘗湯味。
66 愚人不覺知,與自仇敵行,造作諸惡業,受定眾苦果。
67 彼作不善業,作已生後悔,哭泣淚滿面,應得受異熟(3)。
68 若彼作善業,作已不追悔,歡喜而愉悅,應得受異熟(4)。
69 惡業未成熟,愚人思如蜜;惡業成熟時,愚人必受苦。
70 愚者月復月,雖僅取(少)食--以孤沙草端(5);(彼所得功德),不及思法者(6),十六分之一,
71 猶如搆牛乳,醍醐非速成(7)。愚人造惡業,不即感惡果,業力隨其後,如死灰覆火。
72 愚夫求知識,反而趨滅亡,損害其幸福,破碎其頭首(8)。
73 (愚人)鶩虛名:僧中作上座,僧院為院主,他人求供養。
74 『僧與俗共知--此事由我作,事無論大小,皆由我作主』,愚人作此想,貪與慢增長。
75 一(道)引世利,一(道)向涅槃。佛弟子比丘,當如是了知,莫貪著世利,專注於遠離。
愚品第五竟 Balavaggo Pancamo
註(1) 「由旬」(Yojana)路程距離的單位。
(2) 「輪迴」(Sarosara)生死流轉不停的意思。
(3) 「異熟」(Vipaka)是指將來的善惡果報。這裏是惡果。
(4) 是未來的善果。
(5) 「孤沙」(Kusa)是香草名。原文Kusaggena是用孤沙草的尖端(取食)的意思。
(6) 「思法者」(Sankhata-Dhammanam)是深入正法的人。依註解說:是覺悟四諦(苦、集、滅、道)的人。
(7) 以牛乳作醍醐,須經一日一夜才能凝結。
(8) 「頭首」指他的智慧。
六 智者品(1) PANDITAVAGGO
76 若見彼智者--能指示過失,並能譴責者,當與彼為友;猶如知識者,能指示寶藏。與彼智人友,定善而無惡。
77 訓誡與教示,阻(他人)過惡。善人愛此人,但為惡人憎(2)。
78 莫與惡友交,莫友卑鄙者。應與善友交,應友高尚士(3)。
79 得飲法(水)者,心情而安樂。智者常喜悅,聖者(4)所說法。
80 灌溉者引水,箭匠之矯箭,木匠之繩木,智者自調御(5)。
81 猶如堅固巖,不為風所搖,毁謗與讚譽,智者不為動。
82 亦如一深池,清明而澄淨,智者聞法已,如是心清淨。
83 善人離諸(欲),不論諸欲事。苦樂所不動,智者無喜憂。
84 不因自因他,(智者作諸惡),不求子求財、及謀國(作惡)。不欲以非法,求自己繁榮。彼實具戒行,智慧正法者。
85 於此人羣中,達彼岸(6)者少。其餘諸人等,徘徊於此岸(7)。
86 善能說法者,及依正法行,彼能達彼岸,度難度魔境(8)。
87 應捨棄黑法,智者修白法,從家來無家,喜獨處不易(9)。
88 (10)當求是(法)樂。捨欲無所有(11),智者須清淨,自心諸垢穢。
89 彼於諸覺支(12),正心而修習。遠離諸固執(13),樂捨諸愛著,漏盡(14)而光耀,此世證涅槃。
智者品第六竟 Panditavaggo Chattho
註(1) 日文譯作「賢品」。
(2) 據故事中說:佛陀叫二位上首弟子,驅逐那些邪惡者,訓誡教示那些可能服從的人,勸阻他的過惡。可是去訓示的人,却會被邪惡者所憎恨。
(3) 無身語意之惡而從事於濟度一切眾生者。
(4) 諸佛及諸阿羅漢。
(5) 克制自己的五根(眼耳鼻舌身)。
(6) 離生死之湼槃。
(7) 生死界。
(8) 生死界。
(9) 「黑法」是惡業,「白法」是善業。「無家」是出家。
(10) 此頌與前頌之意是連貫的。
(11) 湼槃。
(12) 「覺支」(Sambodhiyangam)是「七菩提分」或名「七覺支」。即:念覺支(Satisambojjhango),擇法覺支(Dhammavicayaambojjhango),精進覺支(Viriyasambojjhango),喜覺支(Pitisambojjhango),輕安覺支(Passdhisambojjhango),定覺支(Samadhisambojjhango),捨覺支(Upekhasambojjhango)。
(13) 證湼槃而解脫。
(14) 原文Khinasava譯為「滅盡諸漏」或「諸漏已盡」。即滅盡一切煩惱之意。
七 阿羅漢品 (1) ARAHANTAVAGGO
90 路行盡(2)無憂,於一切解脫,斷一切繫縳(3),無有苦惱者。
91 正念奮勇者,彼不樂在家。如鵝離池去,彼等棄水家(4)。
92 彼等無積聚(5),於食如實知(6),空無相解脫(7)--是彼所行境,如鳥遊虛空,蹤跡不可得。
93 彼等諸漏(8)盡,亦不貪飲食,空無相解脫--是彼所行境,如鳥遊虛空,蹤跡不可得。
94 彼諸根寂靜,如御者調馬,離我慢無漏,為天人所慕。
95 彼已無憤恨(9),猶如於大地,彼虔誠堅固,如因陀揭羅(10),如無污泥池,是人無輪迴。
96 彼人心寂靜,語與業寂靜,正智而解脫,如是得安隱。
97 無信(11)知無為,斷繫(12)因永謝(13),棄捨於貪欲,真實無上士。
98 於村落林間,平地或丘陵(14),何處有羅漢,彼地即可慶。
99 林野甚可樂;世人所不樂,彼喜離欲樂,不求諸欲樂。
阿羅漢品第七竟 Arahantavagoo Sattamo
註(1) 「訶羅漢」(Arahant)是斷盡一切煩惱,證得湼槃,不會再有生死的聖人。
(2) 有為的路業已行盡,即所謂:「諸漏已盡,所作已辦,梵行已立」。
(3) 「繫縳」(Gantha)有四:貪(Abhijjha),瞋 (Vyapada),戒禁取(Silabbatapara-Masa),見取(Idan saccabhinivesa)。
(4) 如鵝離池而去,則不想這是我的池、水和草等;阿羅漢離家而去,則不著其家與財物等。
(5) 沒有業力的活動了。
(6) 如實了知僅為維持生命及正念故飲食。
(7) 證得湼槃名為解脫(Vimokkha)。又名為空(Sunnata),因為已無貪瞋癡等煩惱故。又名為無相(animitta)因從貪欲等相已得自由無著放故。
(8) 「漏」有四種--欲漏(Kamasava),有漏(Bhavasava),見漏(Ditthasava),無明漏(Avijjasava)。
(9) 原文No virujjhati,各英譯本不同,有譯作無煩惱,無障礙,無憤恨的,日譯本則作忍辱。今依註釋譯作「無憤恨」。
(10) 「因陀揭羅」(Indakhila)各譯本多作「門限」,謂大門中間安一堅固的石頭,作為閉門時安放門橛之用的。又一說inda+khila梵文為indrakila,即因陀羅(帝釋)的柱子--那是在進城的地方所安立一大而堅固的柱子,象徵因陀羅(印度的守護神)之所在的。當即古譯的「堅固幢」「或帝釋七幢」。又古譯作「臺座」。
(11) 「無信」(Assaddho)或譯為「不信」,這是說聖者有自證知,悟不由他之意。
(12) 生死輪迴。
(13) 更無善業和惡業了。
(14) 原文Ninna是低處,Thala是高處。
八 千品 SAHASSAVAGGO
100 雖誦一千言,若無義理者,不如一義語,聞己得寂靜。
101 唯誦千句偈,若無義理者,不如一句偈,聞已得寂靜。
102 彼誦百句偈,若無義理者,不如一法句(1),聞已得寂靜。
103 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
104 (2)能克制自己,過於勝他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節制。
105 天神乾闥婆(3),魔王(4)並梵天(5),皆遭於敗北,不能勝彼人。
106 月月投千(金)(6)--供犧牲(7)百年,不如須臾間,供養修己者,彼如是供養,勝祭祀百年。
107 若人一百年--事火於林中,不如須臾間,供養修己者,彼如是供養,勝祭祀百年。
108 若人於世間,施捨或供養(8),求福一週年,如是諸功德,不及四分一,禮敬正直者(9)。
109 好樂敬禮者,常尊於長老(10),四法得增長:壽美樂與力(11)。
110 若人壽百歲--破戒無三昧,不如生一日--持戒修禪定。
111 若人壽百歲--無慧無三昧,不如生一日--具慧修禪定。
112 若人壽百歲--怠惰不精進,不如生一日--勵力行精進。
113 若人壽百歲--不見生滅法(12),不如生一日--得見生滅法。
114 若人壽百歲--不見不死道,不如生一日--得見不死道。
115 若人壽百歲--不見最上法,不如生一日--得見最上法。
千品第八竟 Sahassavaggo Athamo
註(1) 據錫蘭版本,此字為Dhammapada故譯為「法句」,但巴利聖典出版協會本作Gathapada則應譯為「一句偈」。
(2) 下二頌是連貫的。
(3) 「乾闥婆」(Gandhabha)是天界一種樂神的名字。
(4) 這裏的魔王是一天神之名。
(5) 梵天即婆羅門天(Brahma)。
(6) 原文Sahassena譯作「以一千」,依註解為一千錢。
(7) 用以祭神。
(8) 原文Yittham va Hutam va二字,原有供犧牲及祭祀與供養等義,和前頌的祭祀是同一個字,故日譯本及英譯本亦多譯作「供犧或祭祀」。但註解說:Yittham是在節期盛會的施捨;Hutam是預備供給過客或為一種作業與果報的信仰而行供養。今譯依註解意。
(9) 指四果的人聖人。
(10) 年長而有德者。
(11) 南國諸僧侶受人禮敬時常念此頌。
(12) 五蘊生滅,即一切因緣和合法都不是常住的。
九 惡品 PAPAVAGGO
116 應急速作善,制止罪惡心。怠慢作善者,心則喜於惡。
117 若人作惡已,不可數數作;莫喜於作惡;積惡則受苦。
118 若人作善已,應復數數作;當喜於作善;積善則受樂。
119 惡業未成熟,惡者以為樂。惡業成熟時,惡者方見惡。
120 善業未成熟,善人以為苦。善業成熟時,善人始見善。
121 莫輕於小(1)惡!謂『我不招報』,須知滴水落,亦可滿水瓶,愚夫盈其惡,少許少許積。
122 莫輕於小善!謂『我不招報』,須知滴水落,亦可滿水瓶,智者完其善,少許少許積。
123 商人避險道,伴少而貨多;愛生避毒品,避惡當亦爾。
124 假若無有瘡傷手,可以其手持毒藥。毒不能患無傷手。不作惡者便無惡。
125 若犯無邪者,清淨無染者,罪惡向愚人,如逆風揚塵。
126 有人生於(母)胎中,作惡者則(墮)地獄,正直之人昇天界,漏盡者證入湼槃。
127 非於虛空及海中,亦非入深山洞窟,求逃遁惡業者,世間實無可覓處。
128 非於虛空及海中,亦非入深山洞窟,欲求不為死魔制,世間實無可覓處。
惡品第九竟 Papavaggo Navamo
註(1) 原文Mappamannetha可作二義:一、Ma + appamannati意為「莫輕視」;二、Ma + appa + Mannati則為「莫想少」之意。
十 刀杖品 (1)DANSAVAGGO
129 一切懼刀杖,一切皆畏死,以自度(他情),莫殺教他殺。
130 一切懼刀杖,一切皆愛生,以自度(他情),莫殺教他殺。
131 於求樂有情,刀杖加惱害,但求自己樂,後世樂難得。
132 於求樂有情,不加刀杖害,欲求自己樂,後世樂可得。
133 對人莫說粗惡語,汝所說者還說汝。憤怒之言實堪痛;互擊刀杖可傷汝。
134 汝若自默然,如一破銅鑼,已得湼槃路;於汝無諍故。
135 如牧人以杖,驅牛至牧場,如是老與死,驅逐眾生命。
136 愚夫造作諸惡業,却不自知(有果報),癡人以自業感苦,宛如以火而自燒。
137 (2)若以刀杖害,無惡無害者(3),十事中一種,彼將迅速得。
138 極苦痛失財,身體被損害,或重病所逼,或失心狂亂。
139 或為王迫害,或被誣重罪,或眷屬離散,或破滅財產(4)。
140 或彼之房屋,為劫火梵燒。癡者身亡後,復墮於地獄。
141 (5)非裸行結髮,非塗泥絕食,臥地自塵身,非以蹲踞(住)(6),不斷疑惑者,能令得清淨。
142 嚴身住寂靜,調御而克制,必然(7)修梵行,不以刀杖等,加害諸有情,彼即婆羅門,彼即是沙門,彼即是比丘。
143 以慚自禁者,世間所罕有,彼善避羞辱,如良馬避鞭。
144 如良馬加鞭,當奮勉懺悔。以信戒精進,以及三摩地,善分別正法,以及明行足(8),汝當念勿忘,消滅無窮苦。
145 灌溉者引水,箭匠之矯箭,木匠之繩木,善行者自御。
刀杖品第十竟 Dandavaggo Dasamo
註(1) 「刀杖」(Danda)亦可譯為「刑罰」。
(2) 以下四頌連貫。
(3) 依各種註譯:為諸漏已盡的阿羅漢。
(4) 前面的「失財」是部分的;這裏是說全部破滅。
(5) 此頌是敍述種種苦行。全頌之意是說作此等無益苦行,不會獲得清淨湼槃的。
(6) 這是種特的蹲踞法:兩腳前後參差地站著,其人把身體蹲下來,然後把後一隻腳跟微微的昇起,前一隻腳跟則依然著地,如是動作,直至其股憩息於小腿上,而腿部則離地大約六吋的光景;並將其肘放於膝上以平衡其自己。佛教徒或僧侶向諸大德敬禮或請法白詞的時候,也採取這種形式;不過不以此為修行法。此即舊譯之「右膝著地」,或稱為「胡跪」。
(7) 「必然」(Niyata),據註釋為四果之道。
(8) 即知與行具足。
十一 老品 JARAVAGGO
146 常在燃燒(1)中,何喜何可笑?幽暗(2)之所蔽,何不求光明(3)?
147 觀此粉飾身;瘡傷(4)一堆骨(5),疾病多思惟(6),絕非常存者。
148 此衰老形骸,病藪而易壞;朽聚必毁滅,有生終歸死。
149 猶如葫蘆瓜,散棄於秋季,骸骨如鴿色,觀此何可樂?
150 此城(7)骨所建,塗以血與肉,儲藏老與死,及慢並虛偽(8)。
151 盛飾王車亦必朽,此身老邁當亦爾。唯善人(9)法不老朽,善人傳示於善人。
152 寡聞之(愚)人,生長如牡牛,唯增長筋肉,而不增智慧。
153 (10)經多生輪迴,尋求造屋者(11),但未得見之。痛苦再再生。
154 已見造屋者(12)!不再造於屋(13)。椽桷(14)皆毁壞,棟梁(15)亦摧折。我既證無為(16),一切愛盡滅。
155 少壯不得財,並不修梵行,如池邊老鷺,無魚而萎滅。
156 少壯不得財,並不修梵行,臥如破折弓,悲歎於過去。
老品第十一竟 Jaravaggo Ekadasamo
註(1) 「燃燒」(Pajjalita)亦可譯為火燄。註釋謂世界有十一種火常在燃燒。即:貪(rage),瞋(dosa),癡(moda),病(vyadhi),老(jara),死(marana),愁(soka),悲(parideva),苦(dukkha),憂(domanasa),惱(upayasa)。
(2) 喻無明或癡。
(3) 喻智慧。
(4) 身有九瘡--雙眼、雙耳、雙鼻孔、口及大小便。
(5) 謂此身由三百餘骨節聚成的。
(6) 思惟此身美麗微妙等。
(7) 喻形骸。
(8) 「虛偽」(makkho)古譯為「覆」。
(9) 指佛,辟支佛及阿羅漢。
(10) 以下二頌為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時候,心生歡喜,自說此頌。後來又在阿難尊者的發問中而答以此頌。
(11) 生死輪迴的原因。
(12) 喻情欲。
(13) 喻身體。
(14) 喻其他的一切煩惱欲。
(15) 喻無明。
(16) 即湼槃。
十二 自己品 ATTAVAGGO
157 若人知自愛,須善自保護。三時中一時(1),智者應醒覺。
158 第一將自己,安置於正道,然後教他人;賢者始無過。
159 若欲誨他者,應如己所行,(自)制乃制(他),克己實最難。
160 自為自依怙(2),他人何可依?自己善調御,證難得所依(3)。
161 惡業實由自己作,從自己生而自起。(惡業)摧壞於愚者,猶如金剛破寶石。
162 破戒如蔓蘿,纏覆裟羅樹(4)。彼自如此作,徒快敵者意。
163 不善事易作,然無益於己;善與利益事,實為極難行。
164 惡慧愚癡人,以其邪見故,侮蔑羅漢教,依正法行者,以及尊者教,而自取毁滅,如格他格草,結果自滅亡(5)。
165 惡實由己作,染污亦由己;由己不作惡,清淨亦由己。淨不淨依己,他何能淨他?
166 莫以利他事,忽於己利益。善知己利者,常專心利益。
自己品第十二竟 Attavaggo Dvadasamo
註(1) 通常說三時為初夜分,中夜分及後夜分。這裏是指人生的三時--青年、中年、老年。我人在青年時代應該努力學習,中年時代則須教學弘法修襌定等;如果前二時中未能適時工作,則在老年時代必須覺悟,加緊修學。否則虛度人生,自受苦痛了。
(2) 佛教是主張一個人必須依賴自己的力量而獲得解脫的。佛教徒的皈依佛,皈依法及皈依僧,並非說光是做做祈禱,便可依靠三寶而得解脫;其實是說三寶是我人的教師,是我們思想行為的指導者,依照其指導去實行可得解脫。所以要真的達到自由解脫境界,則完全需要依賴自己作正當的努力。
(3) 指阿羅漢的果位。
(4) 「蔓蘿梵」(Maluva)是籐屬。裟羅樹若為此所纏,便會枯死。
(5) 「格他格」(Katthaka)是蘆葦之屬,名為「格他格竹」(Velu-sankhata-kattha),結實則死。
(6) 指生死解脫事。
十三 世品 LOKAVAGGO
167 莫從卑劣法。莫住於放逸。莫隨於邪見。莫增長世俗(1)。
168 (2)奮起莫放逸!行正法善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樂。
169 行正法善行。勿行於惡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樂。
170 視如水上浮漚,視如海市蜃樓,若人觀世如是,死王不得見他。
171 來看這個世界,猶如莊嚴王車。愚人沉湎此中,智者毫無執著。
172 若人先放逸,但後不放逸。彼照耀此世,如月出雲翳。
173 若作惡業已,覆之以善者,彼照耀此生,如月出雲翳。
174 此世界盲暝(3)。能得此者少。如鳥脫羅網,鮮有昇天者。
175 天鵝飛行太陽道(4),以神通力可行空。智者破魔王魔眷,得能脫離於世間。
176 違犯一(乘)法(5),及說妄語者,不信來世者,則無惡不作。
177 慳者不生天。愚不讚布施。智者隨喜施,後必得安樂。
178 一統大地者,得生天上者,一切世界主,不及預流(6)勝。
世品第十三竟 Lokavaggo Terasamo
註(1) 鍚蘭註釋家說是輪迴。
(2) 佛陀自從出家而成正覺之後,第一次回到他父親的王城--迦毘羅
(Kapila)的時候,第二天照常挨門次第托鉢。他的父親淨飯(Suddhodana)王聽到了這個消息,立刻跑到佛的面前對他說:『兒啊!你為什麼侮辱我?你以前在這城內是坐金轎的,現在却一家一家的步行托鉢,這實在使我無限的羞恥』!佛陀便對他說此乃一切諸佛的傳統習慣,並對他說此二頌。若依註解的意思,則此二頌將成這樣:一六八……莫懶於沿門托鉢。謹嚴行此(托鉢)行。誰行於此行,此世他世均快樂。一六九……謹嚴行此行。莫行於放逸。誰行於此行,此世他世均快樂。
(3) 世界的人沒有智慧
(4) 太陽所走的路便是虛空。
(5) 「一法」(Ekam Dhammam)註為「真諦」(Saccam)。
(6) 「預流果」(Sotapattiphalam)是證湼槃的第一階段。
十四 佛陀品 BUDDHAVAGGO
179 (1)彼之勝利(2)無能勝,敗者於世無可從(3),佛(智)無邊無行跡(4),汝復以何而誑惑?
180 彼已不具於結縳,愛欲難以誘使去,佛(智)無邊無行跡,汝復以何而誑惑?
181 智者修禪定,喜出家(5)寂靜,正念正覺者,天人所敬愛。
182 得生人道難,生得壽終難,得聞正法難,遇佛出世難。
183 一切惡莫作,一切善應行,自調淨其意,是則諸佛教。
184 諸佛說湼槃最上,忍辱為最高苦行。害他實非出家者,惱他不名為沙門。
185 不誹與不害,嚴持於戒律(6),飲食知節量,遠處而獨居,勤修增上定(7),是為諸佛教。
186 (8)即使雨金錢,欲心不滿足。智者知淫欲,樂少而苦多!
187 故彼於天欲,亦不起希求。正覺者弟子,希滅於愛欲。
188 (9)諸人恐怖故,去皈依山岳,或依於森林,園苑樹支提(10)。
189 此非安隱依,此非最上依,如是皈依者,不離一切苦。
190 若人皈依佛,皈依法及僧,由於正智慧,得見四聖諦。
191 苦與苦之因,以及苦之滅(11),並八支聖道,能令苦寂滅(12)。
192 此(13)皈依安隱,此皈依無上,如是皈依者,解脫一切苦。
193 聖人(14)極難得,彼非隨處生;智者所生處,家族咸蒙慶。
194 諸佛出現樂,演說正法樂,僧伽和合樂,修士和合樂。
195 (15)供養應供者--脫離於虛妄,超越諸憂患,佛及佛弟子。
196 若供養如是--寂靜無畏者,其所得功德,無能測量者。
佛陀品第十四竟 Buddhavaggo Cuddasamo
註(1) 此二頌是佛陀對魔女說的。
(2) 征服情欲。
(3) 全句的意思是「被他所征服的情欲,在此世間中,不可能再隨從他了」。
(4) 已無愛欲。
(5) 意指湼槃。
(6) 原文Patimokkha為「別解脫律儀戒」,有二百二十七條主要的律文,為一切比丘所遵守的。
(7) 指八定(Atthasamapatti)--四禪定及四空定。
(8) 下二頌連貫。
(9) 以下五頌相連。
(10) 「樹支提」(Rukkha-cetya)為「樹廟」,乃印度之樹神,以樹為崇拜的對象,猶如塔廟。
(11) 「苦之因」即集諦。「苦之滅」即滅諦。
(12) 「八支聖道」(Ariyam atthangikam maggam),即:正見(Sammaditthi),正思惟(Sammasankappa),正語(Sammavaca),正業(Sammakamanta),正命(生活)(Sammaajiva),正精進(Sammavayama),正念(Sammasati),正定(Sammasamadhi)。此二句即指苦滅之道--簡稱道諦。
(13) 即三寶及四聖諦。
(14) 指佛陀。
(15) 下二頌連貫。
十五 樂品(1) SUKHAVAGGO
197 我等(2)實樂生,憎怨中無憎。於憎怨人中,我等無憎住。
198 我等實樂生,疾病中無病(3)。於疾病人中,我等無病住。
199 我等實樂生,貪欲中無欲。於貪欲人中,我等無欲住。
200 我等實樂生,我等無物障(4)。我等樂為食,如光音天人(5)。
201 勝利生憎怨,敗者住苦惱。勝敗兩俱捨,和靜住安樂。
202 無火如貪欲,無惡如瞋恨,無苦如(五)蘊,無樂勝寂靜(6)。
203 飢為最大病,行(7)為最大苦;如實知此已,湼槃樂最上。
204 無病最上利,知足最上財,信賴最上親,湼槃最上樂。
205 已飲獨居味,以及寂靜味,喜飲於法味,離怖畏去惡。
206 善哉見聖者,與彼同住樂。由不見愚人,彼即常歡樂。
207 與愚者同行,長時處憂悲。與愚同住苦,如與敵同居。與智者同住,樂如會親族。
208 是故真實:(8)
賢者智者多聞者,持戒虔誠與聖者,從斯善人賢慧遊,猶如月從於星道。
樂品第十五竟 Sukhavaggo Pannarasamo
註(1) 日譯本為「安樂品」。
(2) 「我等」是佛陀自稱。
(3) 「疾病」意為種種煩惱的苦痛。
(4) 沒有貪瞋癡等煩惱障。
(5) 佛陀寄居於一個婆羅門村叫做五娑羅(Pancasala)的時候,有一天往村內去乞食,但沒有得到什麼飲食。一個魔王站在村門口,看見佛陀空鉢而回,便嘲笑他說:『你沒有得到飲食,必須再到村內去乞食以解決你的飢餓問題』。於是佛陀答以此頌。
(6) 指湼槃。
(7) 原文Sankhara直譯為「行」--即有為諸行。但巴利原註作Khandha--蘊。
(8) 這句是用以承前起後的,不是頌文。
十六 喜愛品 PIYAVAGGO
209 專事不當事,不事於應修,棄善趨愛欲,却羨自勉者(1)。
210 莫結交愛人,莫結不愛人。不見愛人苦,見憎人亦苦。
211 是故莫愛著,愛別離為苦。若無愛與憎,彼即無覊縳。
212 從喜愛生憂,從喜愛生怖;離親愛無憂,何處有恐怖?
213 從親愛生憂,從親愛生怖;離親愛無憂,何處有死怖?
214 從貪欲生憂,從貪欲生怖;離貪欲無憂,何處有恐怖?
215 從欲樂生憂,從欲樂生怖;離欲樂無憂;何處有恐怖?
216 從愛欲生憂,從愛欲生怖;離愛欲無憂,何處有恐怖?
217 具戒及正見,住法(2)知真諦(3),圓滿自所行(4),彼為世人愛。
218 渴求離言法(5),充滿思慮心,諸欲心不著,是名上流人(6)。
219 久客異鄉者,自遠處安歸,親友與知識,歡喜而迎彼。
220 造福亦如是,從此生彼界,福業如親友,以迎愛者來。
喜愛品第十六竟 Piyavaggo Solasamo
註(1) 比丘為欲樂所迷,放棄行道,過著俗人生活,後見修道成就者,却空自羨慕。
(2) 指四果向、四果及湼槃九種殊勝法。
(3) 指四聖諦。
(4) 指戒定慧。
(5) 湼槃。
(6) 「上流人」(Uddhamsoto)指近於湼槃的不還果(Anaggmi)。
十七 忿怒品 KODHAVAGGO
221 捨棄於忿怒,除滅於我慢,解脫一切縳,不執著名色(1),彼無一物者,苦不能相隨。
222 若能抑忿發,如止急行車,是名(善)御者,餘為執韁人(2)。
223 以不忿勝忿。以善勝不善。以施勝慳吝。以實勝虛妄。
224 諦語不瞋恚,分施(3)與乞者;以如是三事,能生於諸天。
225 彼無害牟尼,常調伏其身,到達不死境--無有悲憂處。
226 恆常醒覺者,日夜勸修學,志向於湼槃,息滅諸煩惱。
227 阿多羅(4)應知:此非今日事,古語已有之。默然為人誹,多語為人誹,寡言為人誹;不為誹謗者,斯世實無有。
228 全被人誹者,或全被讚者,非曾有當有(5),現在亦無有。
229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無瑕疵並賢明,智慧戒行兼具者,彼為智人所稱讚。
230 品如閻浮金(6),誰得誹辱之?彼為婆羅門,諸天所稱讚。
231 攝護身忿怒(7),調伏於身行。捨離身惡行,以身修善行。
232 攝護語忿怒,調伏於語行。捨離語惡行,以語修善行。
233 攝護意忿怒,調伏於意行。捨離意惡行,以意修善行。
234 智者身調伏,亦復語調伏,於意亦調伏,實一切調伏。
忿怒品第十七竟 Kodhavaggo Sattarasamo
註(1) 「名色」(Namarupa)即精神與物質,亦可說心身。
(2) 若能主急止忿,乃是善於調御者,餘則如徒能執韁而不能控制於馬者。
(3) 原文尚有一「少」(appam)字。即自己所有物,雖然是少許的,都得分施與乞者。
(4) 「阿多羅」(Atula)是一個在家佛教徒的名字。
(5) 過去與未來無有。
(6) 「閻浮金」(Jambunada)是一種品質最佳的金的特別名詞,意為來自閻浮(Jambu)河的金。
(7) 由身而起的忿怒。
十八 垢穢品 MALAVAGGO
235 汝今已似枯燋葉,閻魔使者近身邊。汝己竚立死門前,旅途汝亦無資糧。
236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為智者。拂除塵垢無煩惱,得達諸天之聖境(1)。
237 汝今壽命行已終。汝已移步近閻魔。道中既無停息處,旅途汝亦無資糧。
238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為智者。拂除塵垢無煩惱,不復重來生與老。
239 剎那剎那間,智者分分除,漸拂自垢穢,如冶工鍛金。
240 如鐵自生銹,生已自腐蝕,犯罪者亦爾,自業導惡趣。
241 不誦經典穢,不勤為家穢。懶惰為色穢(2),放逸護衛穢。
242 邪行婦人穢,吝嗇施者穢。此界及他界,惡法實為穢。
243 此等諸垢中,無明垢為最,汝當除此垢,成無垢比丘!
244 生活無慚愧,鹵莽如烏鴉,詆毁(於他人),大膽自誇張,傲慢邪惡者,其人生活易。
245 生活於慚愧,常求於清淨,不著欲謙遜,住清淨生活,(富於)識見者,其人生活難。
246 (3)若人於世界,殺生說妄語,取人所不與,犯於別人妻。
247 及躭湎飲酒,行為如是者,即於此世界,毁掘自(善)根。
248 如是汝應知:不制則為惡;莫貪與非法,自陷於永苦,
249 (4)若信樂故施。心嫉他得食,彼於晝或夜,彼得入三昧。
250 若斬斷此(心),拔根及除滅,則於晝或夜,彼得入三昧。
251 無火等於貪欲,無執著如瞋恚,無網等於愚癡,無河流如愛欲。
252 易見他人過,自見則為難。揚惡如颺糠,己過則覆匿,如彼狡博者,隱匿其格利(5)。
253 若見他人過,心常易忿者,增長於煩惱;去斷惑遠矣。
254 虛空無道跡,外道無沙門(6)。眾生喜虛妄(7),如來無虛妄。
255 虛空無道跡,外道無沙門。(五)蘊無常住,諸佛無動亂。
垢穢品第十八竟 Malavaggo Attharasamo
註(1) 「諸天之聖境」指五淨居天(Panca suddhavasa bhumi)--無煩(Aviha),無熱(Atappa),善現(Sudassa),善見(Sudassi),色究竟(Akanittha)--為阿那含果聖者所生之處。
(2) 懶於整理為身體住處之穢。
(3) 下二頌連貫。
(4) 下二頌連貫。
(5) 「格利」(Kali)是一不利的骰子。
(6) 「沙門」(Samano)這裏是指覺悟四果道者。
(7) 原文Papanca有虛妄、障礙等意,這裏特別指愛(Tanha),見(Ditthi),慢(Mano)而言。
十九 法住品 (1) DHAMMATTHAVAGGO
256 鹵莽(2)處事故,不為法住者。智者應辨別--孰正與孰邪。
257 導人不鹵莽,如法而公平,智者護於法,是名法住者。
258 不以多言故,彼即為智者。安靜無恐怖,是名為智者。
259 不以多言故,彼為持法者。彼雖聞少分,但由身見法(3),於法不放逸,是名持法者。
260 不因彼白頭,即得為長老(4)。彼年齡虛熟,徒有長老名。
261 於彼具真實(5),具法(6)不殺生,節制(7)並調伏(8),彼有智慧人,除滅諸垢穢,實名為長老。
262 (9)嫉慳虛偽者,雖以其辯才,或由相端嚴,不為善良人。
263 若斬斷此(心),拔根及除滅,彼捨瞋智者,名為善良人。
264 若破戒妄語,削髮非沙門。充滿欲與貪,云何為沙門?
265 彼息滅諸惡--無論大與小,因息滅諸惡,故名為沙門。
266 僅向他行乞,不即是比丘。行宗教法儀,亦不為比丘。
267 僅捨善與惡,修於梵行者,以知(10)住此世,彼實名比丘。
268 (11)愚昧無知者,不以默然故,而名為牟尼。智者如權衡。
269 捨惡取其善,乃得為牟尼。彼知於兩界(12),故稱為牟尼。
270 彼人非聖賢,以其殺生故。不害諸眾生,是名為聖者。
271 (13)不以戒律行(14),或由於多聞(15),或由證三昧,或由於獨居(16)。
272 謂『受出家樂,非凡夫所能』。汝等漏未盡,莫生保信想(17)!
法住品第十九竟 Dharmatthavaggo Ekunavisatimo
註(1) 「法住」(Dharmattha)乃依法而行,安住於奉之意。亦可譯為「奉法」。
(2) 「鹵莽」(Sahasa)含有急躁、草率、獨斷之意。這裏是說受貪瞋癡及
怖畏所影響的不正確觀念。
(3) 「由身」(Kayena)原註譯為「由名身」(Namakayena)巴利文中分五蘊為二類:一、名身(Namakaya)即名蘊--僅指受想行識四蘊而言;二、色身(Rupakaya),僅指色蘊而言。故「身見法」即心見法--內自證於法不由他悟--之意。
(4) 「長老」(Thera)本為受比丘戒十年以上的尊稱。但實重於久修實證,否則徒有長老的空名而已。
(5) 指四諦。
(6) 指四果、四向及湼槃。
(7) 指一切戒律。
(8) 特別指調伏眼耳鼻舌身五根說的。
(9) 下二頌連貫。
(10) 知戒知定知慧。
(11) 下二頌連貫。
(12) 內界和外界。
(13) 下二頌連貫。
(14) 「戒律」指別解脫律儀戒,根律儀戒,活命遍淨戒及資具依止戒。「行」指十二支頭陀(Dhutanga)行。
(15) 多學三藏(Tipitaka)。
(16) 原文vivicca-sayanena 直譯「以獨臥」。
(17) 原文vissasam apadi 是合的句子,即等於vissasamma apadi 直譯為「莫生信賴」。各英譯本多作「莫生滿足想」。
二十 道品 MAGGAVAGGO
273 八支道中勝,四句(1)諦中勝,離欲(2)法中勝,具眼(3)兩足勝。
274 實唯此一道,無餘知見淨。汝等順此行。魔為之惑亂。
275 汝順此(道)行,使汝苦滅盡。知我所說道,得除去荊棘(4)。
276 (5)汝當自努力!如來唯說者(6)。隨禪定行者,解脫魔繫縳。
277 『一切行(7)無常』,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278 『一切行是苦』,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279 『一切法無我』,以慧觀照時,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280 當努力時不努力,年雖少壯陷怠惰,意志消沉又懶弱,怠者不以智得道。
281 慎語而制意,不以身作惡。淨此三業道,得聖所示道。
282 由瑜伽(8)生智,無瑜伽慧滅。了知此二道,及其得與失,當自努力行,增長於智慧。
283 應伐欲稠林,勿伐於樹木。從欲林生怖,當脫欲稠林。
284 男女欲絲絲,未斷心猶繫;如飲乳犢子,不離於母牛。
285 自己斷除愛情,如以手折秋蓮。勤修寂靜之道。善逝(9)所說湼槃。
286 『雨季我住此,冬夏亦住此』,此為愚夫想,而不覺危險(10)。
287 溺愛子與畜,其人心惑著,死神捉將去,如瀑流睡村。
288 父子與親戚,莫能為救護。彼為死所制,非親族能救。
289 了知此義已(11),智者持戒律,通達湼槃路--迅速令清淨。
道品第二十竟 Maggavaggo Visatimo
註(1) 「四句」--苦(dukkha),苦集(dukkhasamudaya),苦滅(dukkhanirodha),苦滅道(dukkhanirodha gamini Patipaka)。古譯簡稱「苦集滅道」。
(2) 指湼槃。
(3) 指佛陀。佛具五眼--肉眼(mamsa-cakkhu),天眼(dibbacakkhu),慧眼(Panna-cakkhu),佛眼(buddha-cakkhu),一切智眼(samanta-cakkhu)。
(4) 喻貪瞋癡等。
(5) 鍚蘭和尚有時開會議論重大事情,常以此頌為呼喊的口號。
(6) 如來僅為說示其道路而已。
(7) 一切存在的東西。
(8) 「瑜伽」(yoga)即定。
(9) 「善逝」(Sugato)即佛陀。
(10) 不知何處何時及怎樣死的危險。
(11) 指前頌的意義。
二一 雜品 PAKINNAKAVAGGO
290 若棄於小樂,但見於大樂。智者棄小樂,當見於大樂。
291 施與他人苦,為求自己樂;彼為瞋繫縳,怨憎不解脫。
292 應作而不作,不應作而作,傲慢放逸者,彼之漏增長。
293 常精勤觀身,不作不應作,應作則常作,觀者漏滅盡。
294 (1)殺(愛欲)母與(慢)父,殺剎帝利族二王(2),(破)王國(3)殺其從臣(4),趨向無憂婆羅門(5)。
295 殺(愛欲)母與(慢)父,殺婆羅門族二王(2),殺其虎(將)第五(疑)(6),趨向無憂婆羅門。
296 喬達摩(7)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彼常念佛陀。
297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彼常念達摩。
298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彼常念僧伽。
299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彼常念於身(8)。
300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常樂不殺生。
301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無論晝與夜,心常樂禪定。
302 出家愛樂難。在家生活難。非儔共住苦。(輪迴)往來苦。故不應往來,隨從於痛苦。
303 正信而具戒,得譽及財(9)者,彼至於何處,處處受尊敬
304 善名揚遠方,高顯如雲山(10)。惡者如夜射,雖近不能見。
305 獨坐與獨臥,獨行而不倦,彼獨自調御,喜樂於林中。
雜品第二十一竟 Pakinnakavaggo Ekavisatimo
註(1) 此二頌都是從譬喻而顯義的。
(2) 常見(sassata- ditthi)與斷見(Uccheda-ditthi)。
(3) 指十二處(dvadasayatana)--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
(4) 指歡喜欲(nandirago)。
(5) 指漏盡者--阿羅漢。
(6) 「虎第五」(veyyagghapancamam)即等於「疑第五」(vicikicchapancamam)。因為在五蓋(Pancanivarana)的次第中疑蓋(vicikicchanivarana)是屬於第五的。五蓋為:貪欲(kamacchanba),瞋恚(vyapada),惛沉睡眠(thina-middha),掉擧惡作(uddhacca-kukkucca)疑,(vicikiccha)。
(7) 「喬達摩」(Gotama)即佛陀。
(8) 即觀髮毛爪齒等三十二分身。
(9) 「財」指信,戒,慚,愧,聞,捨,慧等七財。
(10) 「雲山」(Himavanto)即喜馬拉雅山。
二二 地獄 品 NIRAYAVAGGO
306 說妄語者墮地獄,或已作言『我無作』。此二惡業者死後,他世同受(地獄)苦。
307 多袈裟纏頸,惡行不節制,惡人以惡業,終墮於地獄。
308 若破戒無制,受人信施食,不如吞鐵丸--熱從火焰出。
309 (1)放逸淫人妻,必遭於四事:獲罪睡不安,誹三地獄四。
310 非福並惡趣,恐怖樂甚少,國王加重罪,故莫淫他婦。
311 不善執孤沙(2),則傷害其手;沙門作邪行,則趣向地獄。
312 諸有懈惰行,及染污戒行,懷疑修梵行,彼不得大果。
313 應作所當作,作之須盡力!放蕩遊行僧,增長於欲塵。
314 不作惡業勝,作惡後受苦。作諸善業勝,作善不受苦。
315 譬如邊區城,內外均防護,自護當亦爾。剎那莫放逸。剎那疏忽者,入地獄受苦。
316 不應羞而羞,應羞而不羞,懷此邪見者,眾生趨惡趣。
317 不應怖見怖,應怖不見怖,懷此邪見者,眾生趨惡趣。
318 非過思為過,是過見無過,懷此邪見者,眾生趨惡趣。
319 過失知過失,無過知無過,懷此正見者,眾生趨善趣。
地獄品第二十二竟 Nirayavaggo Bavisatimo
註(1) 下二頌連貫。
(2) 「孤沙」(Kuso),香草的名字。
二三 象品 NAGAVAGGO
320 如象在戰陣,(堪忍)弓箭射,我忍謗(亦爾)。世多破戒者。
321 調御(象)可赴集會,調御(象)可為王乘。若能堪忍於謗言,人中最勝調御者。
322 調御之騾為優良,信度駿馬(1)為優良,憍羅(2)大象亦優良,自調御者更優良。
323 實非彼等車乘,得達難到境地(3),若人善自調御,由於調御得達。
324 如象名財護(4),泌液暴難制(5),繫縳不少食,惟念於象林(6)。
325 樂睡又貪食,轉側唯長眠,如猪食無厭,愚者數入胎(7)。
326 我此過去心--任意隨所欲,隨愛好遊行。我今悉調伏,如象師持鈎,(制御)泌液象。
327 當樂不放逸,善護於自心。自救出難處,如象(出)泥坑。
328 若得同行伴--善行富智慮,能服諸艱困,欣然共彼行。
329 若無同行伴--善行富智慮,應如王棄國,如象獨行林。
330 寧一人獨行,不與愚為友。獨行離欲惡,如象獨遊林。
331 應時得友樂,適時滿足樂,命終善業樂,離一切苦樂。
332 世中敬母樂,敬父親亦樂。世敬沙門樂,敬聖人亦樂。
333 至老持戒樂,正信成就樂,獲得智慧樂,不作諸惡樂。
象品第二十三竟 Nagavaggo Tevisatimo
註(1) 「信度(Sindhu)駿馬」,即印度河地方所產的駿馬。
(2) 「憍羅」(Kunijara)象名。
(3) 指湼槃。
(4) 「財護」「Dhanapala」。
(5) 象在發慾之期,從牠的顳顬分泌出一種臭液。這時牠的性情最難調制。
(6) 故事說明此象如何思念牠的象母。意思是說我人應該孝順父母。
(7) 指生死輪迴。
二四 愛欲品 TANHAVAGGO
334 若住於放逸,愛增加蔓蘿。(此)生又(彼)生,如猿求林果。
335 若於此世界,為惡欲纏縛,憂苦日增長,如毗羅(1)得雨。
336 若於此世界,降難降愛欲,憂苦自除落,如水滴蓮葉。
337 我說此善事:汝等集於此,掘愛欲之根,如求毗羅那,掘去其甜根。勿再為魔王,屢屢害汝等,如洪水(侵)葦。
338 不傷深固根,雖伐樹還生。愛欲不斷根,苦生亦復爾。
339 彼具三十六(愛)流(2),勢强奔流向欲境,是則彼具邪見人,為欲思惟漂蕩去。
340 (欲)流處處流,蔓蘿盛發芽(3)。汝見蔓蘿生,以慧斷其根。
341 世喜悅(欲)滋潤,亦喜馳逐六塵。彼雖向樂求樂,但唯得於生滅。
342 隨逐愛欲人,馳迴如網兔。纏縛於(煩惱),再再長受苦。
343 隨逐愛欲人,馳迴如網兔。比丘求無欲(4),故須自離欲。
344 捨欲喜林間(5),離欲復向欲(6),當觀於此人;解縛復向縛。
345 鐵木麻作者,智說非堅縛。迷戀妻子財,(是實)為堅(縛)。
346 能引墮落者,智說為堅縛。彼雖似寬緩,而實難解脫。斷此無著者,捨欲而出家。
347 彼耽於欲隨(欲)流,投自結網如蜘蛛。斷此(縛)而無著者,離一切苦而遨遊(7)。
348 (8)捨過現未來(9),而渡於彼岸。心解脫一切,不再受生老。
349 惡想所亂者,求樂欲熾然,彼欲倍增長,自作堅牢縛。
350 喜離惡想者,常念於不淨。當除於愛欲,不為魔羅縛。
351 達究竟處(10)無畏,離愛欲無垢穢,斷除生有之箭,此為彼最後身(11)。
352 離欲無染者,通達詞無礙,善知義與法(12),及字聚次第,彼為最後身,大智大丈夫。
353 我降伏一切,我了知一切。一切法無染,離棄於一切,滅欲得解脫,自證誰稱師(13)?
354 諸施法施勝;諸味法味勝;諸喜法喜勝;除愛勝諸苦。
355 財富毁滅愚人,決非求彼岸者。愚人為財欲害,自害如(害)他人。
356 雜草害田地,貪欲害世人。施與離貪者,故得大果報。
357 雜草害田地,瞋恚害世人。施與離瞋者,故得大果報。
358 雜草害田地,愚癡害世人。施與離癡者,故得大果報。
359 雜草害田地,欲望害世人。施與離欲者,故得大果報。
愛欲品第二十四竟 Tanhavaggo Catuvisatimo
註(1) 「毗羅那」(Birana)草名。
(2) 愛欲有三重:一、欲愛(Kamatanha),二、有愛(Bhavatanha--與常見有關之愛),三、非有愛(Vibhavatanha--與斷見有關之愛)。如是內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愛及外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之愛合為十二;欲愛十二,有愛十二,非有愛十二,合為三十六。
(3) 從六根門生。
(4) 湼槃。
(5) 離俗家而出家。
(6) 出家復還俗。
(7) 證湼槃。
(8) 此頌保留法舫法師原譯。
(9) 指貪著過去、未來及現在的五蘊。
(10) 指阿羅漢。
(11) 此後再沒有生死輪迴了。
(12) 此二句原文Niruttipadakovido直譯為「通達詞與他句」。即指四無礙解(Catupaisambhida)--義(Attha),法(Dhamma),詞(Nirutti),辯說(Patibhana)(知字聚次第一句當指辯說無礙)。
(13) 這是佛陀成道之後,從菩提埸去鹿野苑的時候,在路上碰到一位異教的修道者--優波迦(Upaka),問佛陀道:『你從誰而出家?誰是你的師父?你信什麼宗教』?於是佛陀答以頌。
二五 比丘品BHIKKHUVAGGO
360 善哉制於眼。善哉制於耳。善哉制於鼻。善哉制於舌。
361 善哉制於身。善哉制於語。善哉制於意。善哉制一切。制一切比丘,解脫一切苦。
362 調御手足及言語,調御最高(之頭首),心喜於禪住於定,獨居知足名比丘。
363 比丘調於語,善巧而寂靜,顯示法與義,所說甚和婉。
364 住法之樂園,喜法與隨法,思惟憶念法,比丘不復退。
365 莫輕自所得;莫羨他所得。比丘羨他(得),不證三摩地。
366 比丘所得雖少,而不輕嫌所得,生活清淨不怠,實為諸天稱讚。
367 若於名與色,不著我我所,非有故無憂,彼實稱比丘。
368 住於慈悲比丘,喜悅佛陀教法,到達寂靜安樂,諸行解脫境界。
369 比丘汲此舟(水)(1),(水)去則舟輕快。斷除貪欲瞋恚,則得證於湼槃。
370 五斷(2)及五棄(3),而五種勤修(4)。越五著(5)比丘--名渡瀑流(6)者。
371 修定莫放逸,心莫惑於欲!莫待吞鐵丸,燒然乃苦號!
372 無慧者無定,無定者無慧。兼具定與慧,彼實近湼槃。
373 比丘入屏虛(7),彼之心寂靜,審觀於正法,得受超人樂。
374 若人常正念:諸蘊之生滅,獲得喜與樂。知彼得不死。
375 若智慧比丘,於世先作是:攝根及知足,護持別解脫。
376 態度須誠懇, 行為須端正;是故彼多樂,得滅盡諸苦。
377 如跋悉伽(8)花,枯萎而凋謝,汝等諸比丘,棄貪瞋亦爾。
378 身靜及語靜,心寂住三昧,捨俗樂比丘,是名寂靜者。
379 汝當自警策,汝應自反省!自護與正念,比丘住安樂。
380 自為自保護。自為自依怙。汝應自調御,如商調良馬。
381 比丘具歡喜心,誠信佛陀教法,到達寂靜安樂,諸行解脫境界。
382 比丘雖年少,勤行佛陀教,彼輝耀此世,如月出雲翳。
比丘品第二十五竟 Bhikkhuvaggo Pancavisatimo
註(1) 「舟」喻身體;「水」喻身中的念頭。
(2) 「五種斷」指斷除五下分結(Panca orambhagiyasamyojanani)。即欲界貪(Kamarago),瞋(Vyapado),身見(Sakkayaditthi),戒禁取(Silabhataparamaso),疑(Vicikiccha)。
(3) 「五種棄」指棄捨五上分結(Panca uddhambhagiyasamyojanani)。即色界貪(Ruparaga),無色界貪(Aruparaga),掉擧(Uddhacca),慢(mana),無明(Avijja)。
(4) 「五種修」指勤修五根--信,進,念,定,慧。
(5) 「五著」指貪,瞋,癡,慢,見。
(6) 「瀑流」(Ogho)有四--欲瀑流,有瀑流,見瀑流,無明瀑流。
(7) 「屏處」(Sunna-agara)即空閒處或靜處。
(8) 跋悉迦(Vassika)是名花,據說此花之香勝於諸花。
二六 婆羅門品(1) BRAHMANAYAGGO
383 勇敢斷除於(欲)流,汝當棄欲婆羅門!若知於諸蘊(2)滅盡,汝便知無作(湼槃)。
384 若常住於二法(3),婆羅門達彼岸;所有一切繫縛,從彼智者而滅。
385 無彼岸此岸(4),兩岸悉皆無,離苦(5)無繫縛,是謂婆羅門。
386 彼人入禪定,安住離塵垢,所作皆已辦,無諸煩惱漏,證最高境界,是謂婆羅門。
387 日照晝兮月明夜,剎帝利武裝輝耀,婆羅門禪定光明,佛陀光普照晝夜。
388 棄除惡業者,是名婆羅門。行為清淨者,則稱為沙門,自除垢穢者,是名出家人。
389 莫打婆羅門!婆羅門莫瞋,打彼者可恥,忿發恥更甚!
390 婆羅門此非小益--若自喜樂制其心。隨時斷除於害心,是唯得止於苦痛。
391 不以身語意,行作諸惡業,制此三處者,是謂婆羅門。
392 正等覺者所說法,不論從何而得聞,於彼說者應敬禮,如婆羅門(6)敬聖火。
393 不因髻髮與種族,亦非生為婆羅門。誰知真實(7)及達摩,彼為幸福(8)婆羅門。
394 愚者結髮髻,衣鹿皮(9)何益?內心具(欲)林,形儀徒嚴飾!
395 諸著糞掃衣(10),消瘦露經脈,林中獨入定,是謂婆羅門。
396 所謂婆羅門,非從母胎生。如執諸煩惱,但名說「菩」者(11)。若無一切執,是謂婆羅門。
397 斷除一切結,彼實無恐怖,無著離繫縛,是謂婆羅門。
398 (12)除皮帶與韁,及斷繩所屬,捨障礙覺者,是謂婆羅門。
399 能忍駡與打,而無有瞋恨,具忍刀強軍,是謂婆羅門。
400 無有瞋怒具德行,持戒不為諸(欲)潤,調御得達最後身--我稱彼為婆羅門。
401 猶如水落於蓮葉,如置芥子於針鋒,不染著於愛欲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402 若人於此世界中,覺悟消滅其自苦,放棄重負得解脫--我稱彼為婆羅門。
403 有甚深智慧,善辨道非道,證無上境界,是謂婆羅門。
404 不與俗人混,不與僧相雜,無家無欲者,是謂婆羅門。
405 一切強弱有情中,彼人盡棄於刀杖,不自殺不教他殺--我稱彼為婆羅門。
406 於仇敵中友誼者,執杖人中温和者,執著人中無著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407 貪欲瞋恚并慢心,以及虛偽皆脫落,猶如芥子落針鋒--我稱彼為婆羅門。
408 不言粗惡語,說益語實語,不觸怒於人,是謂婆羅門。
409 於此善或惡,修短與粗細,不與而不取,是謂婆羅門。
410 對此世他世,均無有欲望,無欲而解脫,是謂婆羅門。
411 無有貪欲者,了悟無疑惑,證得無生地,是謂婆羅門。
412 若於此世間,不著善與惡,無憂而清淨,是謂婆羅門。
413 如月淨無瑕,澄靜而清明,滅於再生欲,是謂婆羅門
414 超越泥濘(13)崎嶇道,並踰愚癡輪迴海,得度彼岸住禪定,無欲而又無疑惑,無著證湼槃寂靜--我稱彼為婆羅門。
415 棄捨欲樂於此世,出家而成無家人,除滅欲樂生起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416 棄捨愛欲於此世,出家而成無家人,除滅愛欲生起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417 遠離人間縛,超越天上縛,除一切縛者,是謂婆羅門。
418 棄捨喜不喜,清涼無煩惱,勇者勝世間(14),是謂婆羅門。
419 若遍知一切--有情死與生,無執善逝佛,是謂婆羅門。
420 諸天乾闥婆及人,俱不知彼之所趣,煩惱漏盡阿羅漢--我稱彼為婆羅門。
421 前後與中間(15),彼無有一物,不著一物者,是謂婆羅門。
422 牛王(16)最尊勇猛者,大仙無欲勝利者(17),浴己(18)(無垢)及覺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423 牟尼能知於前生,並見天界及惡趣,獲得除滅於再生,業已完成無上智,一切圓滿成就者--我稱彼為婆羅門。
婆羅門品第二十六竟 Brahmanavaggo Chabbisatimo
註(1) 這裏所說的婆羅門(Brahmana)是指斷惑證真的人,和通常所講的婆羅門意義不同。讀本品頌文可知。
(2) 生命的要素。
(3) 止與觀二法。
(4) 「彼岸」為內六處(Ajjhattikani cha ayatanani)--眼耳鼻舌身意。「此岸」為外六處(Bahirani cha ayatanani)--色聲香味觸法。不著我與我所,故說彼無內外六處。
(5) 原文dara亦可譯作「怖畏」。
(6) 這裏是指印度的婆羅門教徒。
(7) 指四諦。
(8) 「幸福」(Sukhi)錫蘭版本作Suci,則應譯為「清淨」。
(9) 在印度有些異教徒用鹿皮作坐具或作衣穿。
(10) 「糞掃衣」(Pansukula civara)是出家人把人家丟掉的碎布檢來,洗乾淨後,把它聯綴起來作袈裟穿的。
(11) 原文Bhovadi為bho+ vsdi,譯為「說菩」。因為印度的婆羅門教徒談話之時,稱呼對方為「菩--Bho」(喂)!但這是他們一個特別尊稱的字。
(12) 本頌都是從馬的各種束縛的譬喻說的:「皮帶」喻瞋恚。「韁」喻愛欲。「繩」喻六十二邪見。「所屬」(馬勒等)喻潛伏的習性(Anusaya)(舊譯作「隨眠」,有七種--欲貪隨眠,有貪隨眠,瞋隨眠,慢隨眠,見隨眠,疑隨眠,無明隨眠)。「障礙」喻無明。
(13) 指貪欲等煩惱。
(14) 克服五蘊不使再生之意。
(15) 「前」是過去。「後」是未來。「中間」是現在。
(16) 原文Usabbha譯為牡牛或牛王,但這個稱呼含有特殊的意義,是指一個強而超羣無畏的人。
(17) 克服煩惱魔、蘊魔和死魔,故名「勝利者」,
(18) 印度人迷信他們於恆河洗浴,即可消除罪業。但這裏是說他的心中沒有垢穢之意。
法句終 Dharmapan Nitthit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